一分快三怎么玩赢得多

2019-07-30 21:21:15

原标题:149家受理企业勾勒科创风潮 区域、产业、科研差异撬动多维变量

有受访人士指出,企业越是加大研发投入越容易上市,虽然说有可能是亏损。“我觉得这样的话是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会倒逼企业去加大研发投入,真正研发出有核心技术的东西出来。”

一项重大的资本市场改革在7月22日正式落地,这一天,科创板迎来首批25家公司上市交易的历史时刻。

这仅仅是故事的开始。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截至7月22日,科创板受理企业库也已经达到了149家。

这149家企业,即将勾勒出“中国版纳斯达克”的雏形。

其背后的数据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科创板的格局又反映出国内产业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一系列的信号由此显现,相关的示范效应或对中国产融结构带来深远影响。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譬如,研发投入远超其他板块,也是科创板受理企业的一大特点。该数据亦在引导后期有资本运作意愿的企业,加大科研投入。

在区域分布上,区域科创产业发展的差异展露无遗。譬如,京粤苏沪浙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申报企业数量居前,陕川黔等西部省份也有当地优势产业的受理企业涌现。一些式微的省份亦在积极推动科创类产业发展。

而在行业分布上,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规模最大,募资金额也占据“半壁江山”。实际上高新产业的投融数据无疑凝聚了自上而下的强国梦想,相关企业未来的发展更值得期待。

新的故事注定不局限于科创板本身,未来的趋势秘密,或许可以从数据中窥见一二。

19省市首秀“科创布局”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数据,149家科创板受理企业,北京、广东、江苏、上海、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领跑,西北地区则是“颗粒无收”。

“这与我们之前针对主板创业板的调研也大致相同,北京、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上市公司数量也会比较多。”7月22日,华南一家大型券商投行人士告诉记者。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按注册地来看,北京、广东、江苏、上海、浙江五地受理企业位居前列,分别为北京30家、广东25家、江苏25家、上海21家、浙江14家。五地总计受理115家,占受理企业总数的77.18%。

“这也与当地的科技创新能力有关。科创板上市的门槛比较高,要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具有科技创新能力,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受理企业多的地区一般也是科创氛围比较好的地区。”7月22日,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杨德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不同地域也显现出不同的产业特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要分布于京沪粤浙苏等经济发达地区,生物产业则集中在江苏、上海、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节能环保产业更是全部集中于东部,7家节能环保企业中,4家位于江苏,还有3家分布于福建、江西和山东。

值得关注的是,34个省级行政区中,共有19个省市出现科创板身影,多位于东部南部,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宁夏等西北省份仍是“颗粒无收”。

颇为难得的是,陕西、四川、贵州三个西部省份也出现了科创板受理企业,并呈现出与当地优势产业相匹配的特征。

根据记者了解,陕西有三达膜、西部超导、铂力特3家新材料企业。四川有苑东生物、成都先导两家生物医药企业和秦川物联一家智能制造装备企业。贵州则有白山科技,从事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服务。

“科创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有利于做大做强,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杨德龙指出。

从行动来看,一些后发省份已在大力推进科创板上市工作。4月3日,贵州证监局表示要加强培育指导,推动辖区企业通过IPO、发行公司债等登陆资本市场,“重点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到科创板上市,并做好科创板企业监管的准备工作。”

信息技术居首仍存争议

149家受理企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最多,共计64家。细分来看,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有22家,电子核心产业21家,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10家,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服务9家,人工智能2家。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面比较广,像半导体、集成电路等等都在这个行业。它其实是一个大的范围,很多企业都往里面扔,所以显得这个行业数量特别多。但实际上这个行业专业化分工还是非常细的,有很多不同的赛道。”中科科创副总裁朱为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不过,这一领域一些企业的“含科量”也受到一些市场人士的质疑。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里有不少是软件类的公司,说实话并不太看好一些软件企业,不是特别有科创性。科创板推荐指引里列出了几大行业,但并不是说在这些行业里就是科创公司,根子上还是要看是否以科技创新为盈利驱动因素。部分券商对科创板的理解不够到位,也有公司和中介是因为科创板审核节奏快硬来闯的,有些公司看到其他家报了,自己也就报了,但实际上未必适合科创板。”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向记者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备受市场瞩目的半导体企业在科创板集中亮相,如7月22日已上市交易的澜起科技和中微公司。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22日的149家科创板受理企业中,与半导体产业相关的已达16家,其中从事“半导体制造”的有华润微电子和和舰芯片。此前,由于高额折旧带来早期巨大盈利压力等原因,半导体产业“设计、制造、封装”三大环节中“制造”一环的上市公司在A股市场尚属空白。

7月21日,联华电子(UMC)公告称,其子公司和舰芯片科创板上市项目经过多轮问询,鉴于上市事宜无法取得各方共识,保荐机构建议公司及和舰芯片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联华电子持有和舰芯片98.14%的股权,其公告称拟同意承销机构之建议,中止子公司和舰芯片科创板上市申请。

7月22日,上交所网站信息显示和舰芯片项目的状态仍然是“问询中”,而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位接近联华电子人士处获悉,和舰芯片此轮的确将选择撤回首发申请,并“终止审核”。

这意味着,首家芯片制造企业的科创板冲刺闯关之旅将宣告结束,而目前科创板排队审核中的芯片制造企业目前将仅剩华润微电子一家。

此外,生物产业受理企业高达34家,高端装备制造产业25家,新材料产业16家,节能环保产业7家,相关服务业2家,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仅有亿华通1家申报。

估值优势撬动融资能力

科创板的吸金能力要远高于创业板。这也折射出,首批科创板受理企业普遍享有较高的估值。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7月22日,149家科创板受理企业拟募集资金总额达1352.92亿元,每家公司首发平均募资9.08亿元,远超创业板767家公司IPO每家平均募资5.22亿元。

具体来看,拟募资规模最大的为中国通号,高达105亿元。其次为优刻得47.48亿元和华熙生物31.54亿元。中国通号的发行结果已出炉,市盈率18.18倍,首发募资105.3亿元,超募0.3亿元,募资金额居科创板首批25家上市公司之首。创业板来看,截至7月19日首发募资金额最高的为迈瑞医疗,共计募资59.34亿元。

科创板149家受理企业中,拟募资总额超过20亿的有13家,占比8.72%;拟募资10亿元以上的有38家,占比25.50%。这一数据显著超过创业板。创业板来看首发募资总额超过20亿元的有13家,仅占比1.69%;募资超过10亿元的有72家,占比9.39%。

这也折射出,目前这批科创板受理企业总体相较创业板来说有着更高的估值水平。

“首发募集资金多少跟企业的利润规模和市盈率有关。之前的IPO有着市盈率23倍的限制。目前来看,科创板受理企业相对来说市盈率是比较高的。”7月22日,华南一家大型券商投行人士告诉记者。

在已经完成发行的二十多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超募现象也屡屡出现,一度引发市场热议。

“在市场化发行的情况下,超募是必然的事情,很多募集资金投向其实是一种计划经济的玩法,未来市场的玩法很多是无法预测的,我觉得超募也是很正常的。”朱为绎认为。

“市值标准一”走俏的秘密

对于同股同权的公司,科创板有着与市值相关的五套不同标准。此外,对于红筹企业上市和同股不同权企业的上市,目前也已有了制度和申报企业上的突破。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科创板受理企业在上市标准选择上较为谨慎,八成企业选择了市值要求最低的第一套上市标准。

截至7月22日,五套市值相关上市标准均有企业选择。具体来看,选择标准一的有128家,占比达85.91%;选择标准四的有11家,标准二4家,标准五2家,标准三1家。

“科创板第一股”华兴源创便选择了标准一上市,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

招股书显示,华兴源创是国内领先的检测设备与整线检测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从事平板显示及集成电路的检测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应用于LCD与OLED平板显示、集成电路、汽车电子等行业。

2017年-2018年,华兴源创营业收入分别为13.70亿元、10.05亿元,净利润(扣非前后最低者来看)分别为2.10亿元、2.37亿元。

6月25日晚间,华兴源创科创板IPO发行价出炉,为24.26元/股,对应摊薄后2018年市盈率为39.99倍,对应市值97.28亿元,远高于标准一“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的要求。

据不完全统计,满足第二、三、四套上市标准的企业也分别超过22家、51家和52家,但仅有少数企业选择了这三套上市标准,许多企业在满足多套标准的情况下仍选用了第一套。

从记者向多名市场人士了解的情况看,这一情况也在意料之中。

“满足多套标准的情况下,选择任何一套都可以,没有必要给自己设置难度,虽然询价正常情况下都没问题,最低标准也可以多个保障。”王骥跃表示。

11家企业选择了标准四,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3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例如最终发行市值达610.27亿元的中国通号。

“总体来说各类型的公司都有代表在了,尤其是两家没收入的医药公司用第5套标准的,是巨大的突破。”王骥跃指出。

标准五也被业内认为是最难标准,要求“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虽然该标准对企业营收净利等均无具体要求,但其核心是市场前景和核心技术能力,否则无法支撑40亿元市值。

泽璟制药便是采用的市值标准五,它也是申报科创板的首家无利润医药创新企业。

“像泽璟制药这样还未盈利的公司也有申报了。目前未盈利的企业比较少,可能是因为科创板推出时间还比较短,大家主要还是从现有的项目和投行的的工作习惯里面去选。”安信证券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总经理助理诸海滨指出。

“科创板上市制度至少是比之前A股有了很多的突破,科创板允许亏损企业上市,这样的话,一些半导体企业、研发投入比较多的生物医药企业就有可能出现在科创板的受理企业名单中,以前这些企业是无法上A股的。”朱为绎认为。

此外,已有3家受理企业选择红筹和存在表决权差异安排标准。

优刻得选择了存在表决权差异安排标准二,即适用“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5亿元”的上市标准。华润微电子选择了红筹股上市标准二,九号智能则选择红筹企业上市标准二及存在表决权差异安排的标准二。

“红筹和同股不同权在A股还是新鲜事,大量有这类情形的公司,原本并没打算在境内上市。相关规则出来以后,才开始准备的话,这几家都算快的了。有些公司也在观望,毕竟科创板是新事物,监管和市场都需要磨合。”王骥跃指出。

“目前来看监管层对于这些选用特殊上市标准的企业还是比较谨慎的,但至少有了制度上的突破,以后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去完善。”前述券商投行人士告诉记者。

研发投入将引领风潮

研发投入力度大,是科创板受理企业区别于其他板块企业的一个显著特点。

如果对比纳斯达克,科创板上市标准中还多了一个新的标准,看重企业的研发:“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且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合计占最近三年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

根据Wind数据,剔除部分亏损企业的影响后,2016年-2018年,科创板企业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的平均值为12.91%、11.43%和10.74%。

从2018年的研发投入来看,科创板企业研发支出占营收比平均为11.3%,研发人员数量占比平均为29.43%,要高于同期的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不过,尽管研发人员数量占比和研发支出营收占比总体都显著高于同期A股上市公司,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2018年研发支出占营收比超过20%的企业有18家,其中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占比普遍较高,剔除2018年尚为亏损的泽璟制药后,仍有微芯生物、成都先导、博瑞医药、普门科技等研发占比超过20%,其中微芯生物研发投入占比最高,为55.85%。

2016年-2018年,微芯生物研发投入分别约为5166.25万元、6852.3万元、8248.4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0.52%、62.01%和55.85%。不过,微芯生物有近半数的研发投入进行了资本化,研发投入资本化还是费用化的问题也一度成为上交所问询和市场热议的焦点。

“科创板的研发投入肯定是比较高的,这是科创板的属性所决定的,正因为研发投入高,研发又费用化,基本上这些企业在前期盈利能力不是特别强,当然后面会很强。这样的话也可以推动这些企业更快地上市。如果按照原来IPO的标准,研发投入越强的企业,离上市的距离就越远,现在有了科创板的话,会鼓励企业去做研发,加大研发投入。”朱为绎指出。

研发投入力度来看,科创板受理企业远超过此前A股上市公司。更进一步来看,什么样的公司才是符合科创板定位的公司呢?

市场对此有颇多议论,王骥跃认为,落脚点和底线是“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也就是说,企业的主要经营成果来源于依托核心技术的产品或服务。

“审核最核心的关注点是发行人是否属于技术驱动型公司。科创性不应该被庸俗化为投资者炒股价的噱头,而应该是推动企业成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上市公司发展特性才是科创板挑选公司的核心要素。”王骥跃表示。

来源:北京pk10一期在线计划

上一篇:北京赛车超准计划 下一篇:北京pk10稳赢计划王